高濃度印染廢水處理工程實例
2021-02-02 來自: 山東環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1158
采用酸析+UASB的組合工藝處理高濃度印染廢水,工程運行結果表明:退漿水進水pH值10~13,CODCr≤25000mg/L,SS≤600mg/L,堿減量水進水pH值10~13,CODCr≤25000mg/L,SS≤400mg/L,處理后出水pH值6~9,CODCr≤2500mg/L,SS≤300mg/L。該工程可有效降低高濃度廢水的pH值調節費用,減少末端綜合廢水的處理成本和難度。
印染行業一直是排污大戶,而印染工藝中以退漿工藝和堿減量工藝為代表的前處理工藝因其排放的污染物濃度高、堿性強,一直是印染行業廢水處理的難點。近年來,隨著***對節能減排的重視,以及排放標準的日趨嚴格,印染企業越來越重視清潔生產和環境保護,針對高濃度前處理廢水的污水處理工藝也逐漸被推廣使用。
某企業采用混凝氣浮/水解酸化/好氧生化/混凝沉淀的組合工藝處理印染廢水,系統出水水質波動較大,經常超標排放,主要超標項目為CODCr。經現場踏勘和專家論證,企業污水處理的難點為高濃度退漿廢水(退煮漂工藝)和間歇排放的堿減量廢水,故企業投資建設高濃度廢水處理系統。調試期間的監測數據表明,該系統運行效果良好,大大降低了末端綜合廢水處理的費用和難度。
1工程概況
某印染廠主要從事棉、化纖布的染色和印花加工,需要進行退漿和堿減量處理。其中退漿廢水為24h連續排放,日排放量在250t左右;堿減量廢水為間歇排放,日排放量在400t左右。為降低末端綜合廢水處理難度,確保污水穩定達標排放,2016年8月企業投資建設了一套800m3/d的高濃度廢水預處理系統,系統設計進出水水質如表1所示。
表1進水及出水水質
2工藝設計
2.1工藝流程
該工程采用酸析+厭氧的工藝路線,工藝流程如下:
2.2主要處理單元
(1)減量水調節池1座,尺寸為5m×10m×5m,有效水深4.5m,池內壁進行防腐處理;HRT(水力停留時間)為13.5h,為地下式鋼砼結構。減量水調節池內設置液位浮球1套,用于控制調節池液位;設置氟塑料離心泵2臺,1用1備,單臺Q=40m3/h,H=10m,P=3kW,用于污水提升。
(2)酸析反應池1座,尺寸4m×4m×4m,有效水深3.5m,池內壁進行防腐處理;間歇進水,為地上式鋼砼結構。設置儲藥加藥系統1套,含20m3儲酸桶1只,加酸泵2臺,1用1備,參數為Q=3m3/h、H=25m、P=1.5kW;設置pH值在線自控系統1套,用于監測酸析反應池池內pH值,同時控制加酸泵的啟停;設置污泥進料泵2臺,1用1備,參數為Q=50m3/h、H=30m、P=7.5kW;池底設置穿孔曝氣系統1套,氣源由綜合廢水大系統提供。
(3)白泥壓濾平臺1座,尺寸4m×8m,架空2.5m,為地上式鋼砼結構。設置壓濾面積100m2的廂式壓濾機2臺,用于酸析后堿減量廢水的固液分離;設置濾液收集管路1套,用于收集濾液匯入濾液收集池。
(4)濾液收集池1座,尺寸5m×10m×5m,有效水深4.5m,池內壁進行防腐處理;用于暫存酸析濾液,HRT(水力停留時間)為13.5h,為地下式鋼砼結構。池內設置液位浮球1套,用于控制濾液,收集池內液位;設置氟塑料離心泵2臺,1用1備,單臺Q=25m3/h,H=20m,P=3kW,用于污水提升。
(5)高濃廢水調節池1座,尺寸10m×8m×5m,有效水深4.5m,池內壁進行防腐處理HRT(水力停留時間)為10.8h,為地下式鋼砼結構。格柵井內設置平板格柵1套,用于去除退漿廢水中的絨毛和短纖;高濃廢水調節池內設置液位浮球1套,用于控制調節池液位;設置冷卻系統1套(含配套水泵),用于控制水溫在35~40℃;設置加酸系統1套,含加酸泵2臺,1用1備,參數為Q=3m3/h、H=25m、P=1.5kW;設置pH值在線自控系統1套,用于監測高濃廢水調節池池內pH值,同時控制加酸泵的啟停;設置氟塑料離心泵2臺,1用1備,單臺Q=35m3/h,H=35m,P=5.5kW,用于污水提升。
(6)厭氧罐2座,尺寸Φ8m×12.5m,有效水深12m,池內壁進行防腐處理HRT(水力停留時間)為36h,為地上式鋼板結構。設置混凝土底座2個,尺寸為Φ9m×0.5m;單套厭氧罐均設置以下設備:布水排泥系統1套,用于厭氧罐底部均勻進水及排泥;三相分離器1套,用于厭氧工藝的泥、水、氣分離;出水堰1套,用于均勻收集厭氧出水;厭氧循環泵2臺,1用1備,單臺Q=40m3/h,H=10.7m,P=2.2kW;檢測儀表1套,含ORP、溫度、pH值等;氣液分離器1套,用于去除沼氣中冷凝水。
(7)沼氣綜合利用系統1套,含過濾器、脫硫裝置、雙膜氣柜、阻火器、沼氣鍋爐等設備。
3工程處理效果分析
本工程采用酸析/厭氧工藝,調試的重1點在于控制各項進水水質指標及厭氧污泥的馴化適應。每天同步監測系統進出水的pH值、CODCr、SS等水質指標,其平均值如表2所示,跟蹤厭氧罐進出水數據如圖1所示。
表2各個處理單元的處理效果
酸析+厭氧組合工藝的實際運行效果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其中COD指標略高于原定設計值,主要是受到進水水質的影響。同時從電導率數據可見,在電導率高達約40mS/cm(高鹽)的進水水質下,厭氧顆粒污泥仍可以適應并達到較高的COD去除效率。
調試期間厭氧系統進出水水質
受酸析系統兩個時間段系統非正常運行的影響,厭氧系統分別有2個滯后的影響波動帶(主要是調節池和厭氧罐的時間差造成的),其中COD去除率***時接近40%,厭氧系統出水COD***時可達6500mg/L,其余正常運行期間系統出水COD在2000mg/L左右,去除率維持在78%~82%。同時從厭氧系統受影響的情況分析,可以推斷出酸析產生的“白泥”和退漿廢水的厭氧可生化性均一般,而酸析濾液(主要是乙二醇)的可生化性較好。
4技術經濟分析
工程總投資201萬元,其中設計、設備、安裝、調試投資135萬元,菌種費(顆粒污泥)36萬元,土建投資30萬元。日處理1m3污水所需電費0.43元,藥劑費4.82元(工業硫酸調節pH值),機修化驗費0.2元,系統管理操作人員由現有污水站管理操作人員內部協調,白泥約11t,后期厭氧顆粒污泥具有一1定經濟價值,考慮到產泥量小可忽略,因此本工程運行成本合計約為5.45元/m3。
5結論
(1)用酸析+厭氧的組合工藝處理印染高濃度廢水,運行效果良好,實際運行水質基本達到設計水質要求,具有運行成本經濟的優點。
(2)本工程利用酸析后濾液呈酸性的特點,再與退漿水混合,有效降低了高濃度廢水的pH值調節費用,降低了系統運行費用,為本工程的設計亮點。
(3)本工程表明:在電導率高達40mS/cm(高鹽)的環境下,厭氧顆粒污泥仍具有較強的生物活性;退漿廢水和未經過預處理的堿減量廢水可生化性一般。
技術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