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據看環保 從5大亮點繪出美麗中國新圖景
2020-06-06 來自: 山東環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1312
近年來,隨著水、土、大氣和固廢等污染防治的推進,我國在這些方面均取得了不錯的進展。這一點在近日生態環境部公開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得到了印證。
亮點一:天更藍了
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根據《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可知,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2%,其中157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占全部城市數的46.6%。
其中,2019年全國煤炭消費比重降至57.7%,清潔能源消費占比增至23.4%;
“2+26”城市和汾渭平原實現清潔取暖***,2019年完成散煤治理700多萬戶;
公轉鐵”也取得了突破,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7.2%;
2019年,推動全國222家鋼鐵企業啟動超低排放改造。
亮點二:水又清了
同樣,水環境也得到了改善。全國地表水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74.9%,同比上升3.9個百分點。重要流域、湖泊等優良水質上升,較差的劣Ⅴ類水質有所下降。
其中,902個在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監測斷面(點位)中,830個全年均達標,占92.0%;
899個縣級水源地3626個問題整治完成3624個,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2899個黑臭水體消除2513個;
長江經濟帶95%的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并安裝在線監測裝置;
渤海3000多公里海岸線的入海排污口做到了“應查盡查”,50條國控入海河流中46條的水質達到目標要求,2019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77.9%,已超過2020年約73%的目標。
亮點三:土也凈了
凈土方面,截至2019年底,全國耕地按質量平均等級為4.76等,農用地土壤環境狀況總體穩定。
全國累計排查涉重金屬企業 13994 家,實施重金屬減排工程 261 個;
長江經濟帶 1105 個尾礦庫制定實施污染防治方案。
除了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和凈土保衛戰,較受關注的就是垃圾分類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數據顯示,2019年完成了2.5萬個建制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亮點四:垃圾分得清了
垃圾分類的成效如何?本文我們以上海和北京為例。到2020年7月,上海垃圾分類已經實施滿一年。根據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上海全市可回收物回收量平均每天4049噸,有害垃圾分出量平均每天0.6噸,濕垃圾分出量平均每天7453噸,較2018年底分別增加431.8%、504.1%、88.8%。
上海全市1.3萬余個居住區,2019年分類達標率由2018年年底的15%提高到90%;
而北京的垃圾分類是從今年5月開始實施的,至今已經一月有余。據相關負責人介紹,5月以來,北京16區半數以上垃圾分類桶站配置率達到90%,全市家庭廚余垃圾日均分出量達到740噸,環比4月份增長159%,同比2019年5月增長37%。
北京全市已有1.2萬處垃圾投放站點、124座分類驛站和密閉式清潔站完成升級改造;
截至2020年3月底,北京有44座垃圾處理設施,日處理能力32771噸。
亮點五:農村環境美了
近日,由農業農村部委托第三方機構執行的2019年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監測報告出爐,察內容涉及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廁所改造、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完善建設和管護機制等六大內容,其中顯示全國監測總成績平均85.52分。
具體來看,全國八成以上的監測村實現生活垃圾收集,近八成的監測村實現了生活垃圾清運、處理;
全國近八成的監測村實現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同時,77.94%的監測村實現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
全國超七成的監測村實現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制廢品回收和置換物品兩種;
全國七成以上的監測村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八成以上的監測村道路實施綠化,77.44%的監測村建有路燈,76.15%的監測村基本實施了道路硬化;
全國43.65%的監測村建有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或納入城鎮管網;
全國四成以上的監測村建有公共衛生廁所,其中98.33%的公共廁所可以正常運行,六成以上的監測村建有戶用無害化衛生廁所,58.66%的監測村已經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
2020年作為污染防治的攻堅之年,在***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這一個個的數字會進一步刷新,使我國的天更藍、水更清、土更凈,人居環境越來越美麗,人民幸福指數會進一步提高。
技術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