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然和諧共生 治污“加速度”讓每***都是世界地球日
2020-04-22 來自: 山東環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1353
世界地球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于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定于每年的4月22日。
2020年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通過各類活動來提醒每一位地球居民都為悍衛地球環境、改善地球環境作出貢獻。
隨著藍天保衛戰、凈土保衛戰等的推進,我國在污染防治方面已經形成了統一的治理思路。在治理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政策法規等均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落實實施,那么作為每一個自然人,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來參與其中呢?
在大氣污染方面,移動源所排放的大氣污染物有顆粒物和氮氧化物等,其中所排放的氮氧化物為1106萬噸,占比32%,此外,在北京、上海、杭州、濟南、廣州和深圳等城市,移動源為顆粒物PM2.5的首要來源。
低碳生活是我們參與大氣污染治理行動的重要方式。我們可以通過選擇綠色低碳的出行方式來減少機動車尾氣的排放,同時也可以相應號召,購買新能源汽車,從而降低大氣污染物的排放。
另一個直接參與污染防治的行動是實行垃圾分類。垃圾分類自去年起進入“強制時代”,明確“個人混投罰款或納入征信系統”,目前全國各地均已經加入其中。垃圾分類是物盡其用、變廢為寶的前提,也是避免“垃圾圍城”的方式,最終的成效需要人人來參與。
除此之外,隨著2020年收官節點的到來,我國水、大氣和固廢等污染治理已經進入了一個階段的驗收期,在承上啟下的***階段,污染治理的關鍵詞也越來越清晰。
在2020年,污水處理加速“質”與“效”同步提升。特別是污水管網系統的完善和提質增效,會帶來污水處理廠污泥量和有機物含量的增加。據推測,污水處理投資規模將接近15000億元。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區域性流域治理、水生態系統修復有望成為水處理傳統業務之外的新增長點。
在“到2020年,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的目標加持下,廢氣治理超低排放繼續深入,重擔將隨著燃燒電廠超低排放工作的結束,落到了非電行業煙氣治理的肩膀上,有***機構據測算,非電行業的大氣治理市場空間之和為1,999億元-3044億元。
垃圾分類會促“大環衛”轉變,放眼未來,“大”環衛時代下,擺脫規模粗獷增長的環衛清潔,不僅更***,而且更***。在此背景下,環衛企業將從技術層面加快向智能化、輕量化、和系統化傾斜。業內人士估算城鄉道路清掃保潔、城鄉垃圾清運、公共設施運營服務的市場空間超2000億元。其中,僅垃圾分類帶來的投資體量就將超過200億。
根據生態環境部通報的1月-3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看來,我國的環境正持續改善中。1-3月,1940個***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79.9%,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2.2%,同比下降3.8個百分點;1-3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3.5%,同比上升6.6個百分點;120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同比增加24個;PM2.5濃度為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8%。
同時我國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上的思路和模式等越來越清晰,目前已經逐步完善了相關政策和標準。接下來,在高度重視下,我國污染防治成績將再次刷新。
技術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