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處置常遇到的7個問題 看看業界有什么解決方案
2020-11-17 來自: 山東環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977
污泥處置,目前在污水處理板塊獲得了高度重視。由有機殘片、細菌菌體、無機顆粒、膠體,污泥存量大,含水率高,有機物含量高,很難通過沉降進行固液分離。
同時,從我國污泥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置實踐方面看,還會遇到不少現實困難。那么,針對污泥上浮、污泥膨脹、污泥老化、污泥回流等常見問題,業界是如何解決的呢?
1、污泥性能指標有哪些?
污泥沉降比SV,污泥濃度MLSS和污泥體積指數SVI
一般情況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正常SV值大約為20%-30%,部分工業廢水處理廠的正常SV值在90%以上。
MLSS可以反應污泥數量,SVI可以反映污泥凝聚和沉降性能——SVI過低說明污泥顆粒小,缺乏活性;SVI過高說明污泥沉降性能差,即將或已經發生污泥膨脹。
2、污泥上浮怎么辦?
污水廠生化系統經常會出現污泥上浮現象,先通過SVI判斷是否是絲狀菌引起的,然后可以通過上浮污泥是否呈塊狀、是否伴有起泡和惡臭等現象判斷屬于哪種污泥上浮。一般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污泥清撈、水力打散、投加PAC等。
降低MLSS濃度,可以有效改善污泥上浮的情況,在一段時間內不間斷排泥可以基本解決二沉池污泥上浮問題。缺氧段污泥上浮則可以查看曝氣盤是否故障,或者脫落,進行維修和更換即可。
同時在污泥處置過程中也要關注出水TN和氨氮情況,如均有***余量,則可通過適當減少曝氣強度來降低污泥上浮的概率。
3、污泥怎么控制回流?
保持回流量恒定、保持剩余污泥排放量恒定、回流比和回流量隨時調整是污泥回流控制的“三大閥門”。
根據二沉池的泥位調整回流污泥量,能避免出現因二沉池泥位過高而造成污泥流失的現象,出水水質較穩定,不過回流污泥濃度不穩定。也可以根據污泥沉降比確定回流比,但實行起來需要提高污泥回流量。或者根據回流污泥濃度和混合液污泥濃度調節回流比,但需要時間比較長。
活性污泥回流比的正常控制值大約是30%到70%。
4、污泥為什么會膨脹?
污泥膨脹的發生率比較高,特點是結構松散,質量變輕,沉淀壓縮性能差;SV值增大,甚至可以達到300以上;出水渾濁,回流污泥濃度低,偶爾伴隨大量泡沫。
其產生的直接影響就是生化處理異常,出水水質異常。
污泥膨脹可能是因為廢水水溫較低,污泥負荷過高,細菌吸附了大量有機物來不及代謝產生了高粘性的多糖物質吸引表面附著物,進而難以沉淀壓縮。當然,缺氮也容易引起膨脹現象,其原因在于過量碳源轉化為多糖類胞外貯存物。
污泥膨脹也可能是因為絲狀菌與菌膠團細菌處于非平衡狀態,即絲狀菌生長超過菌膠團細菌。
5、什么是菌膠團?
菌膠團,一種細菌的存在形式,用來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機物,且這種模式為原生動物和微型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和附著場所。同時,可以通過菌膠團的顏色、透明度、數量、顆粒大小及結構的松緊程度可衡量好氧活性污泥的性能——顏色淺、無色透明、結構緊密,說明菌膠團生命力旺盛。
一般可以根據污泥老化程度來調節剩余污泥排放量,使菌膠團處于***活性狀態。
6、什么是污泥老化?
污泥老化,表現為活性污泥色澤深暗,生物絮凝能力變差;細小的細菌游離在水中,細菌與細菌之間的水很清澈;曝氣池開始有泡沫與浮渣的混合物產生;菌膠團變得粗大;絲狀菌少,輪蟲多,原生動物少;泥沉降速度是正常活性污泥沉降速度的1.5倍左右。
一般情況下,F/M控制低下會導致活性污泥發生老化;長時間的過度曝氣也會導致活性污泥發生老化;污泥齡超過1個月,就要格外警惕污泥老化現象。
7、秋季注意事項
低溫對活性污泥的影響較大,因此秋冬季需要對污泥處置工藝進行調整,尤其是北方的污水處理廠。
一般情況下,冬季工況的調整會提前到秋季,以便控制污泥齡,觀察生物適應性,及時改善污泥有機份,兼顧廠內脫泥產能。如人為提高微生物耐寒性,通過污泥置換來降低進水無機比例等。調整原則就是出水水質的穩定達標。
技術裝備